2023年3月26日上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主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来自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南大学科研部副部长罗英姿主持,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鲁广锦教授、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处处长覃攀贵、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处副处长王文彬出席开幕式。

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教授致辞,他代表中南大学法学院对在场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与欢迎。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组织应对国际国内人权的重大现实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人权发展的新观点、新理论。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以人权保护促进制度发展,以人权制度发展促进人权保护。从理论上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对推动中国人权事业乃至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次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研究”开题会,正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用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研究”开题报告会由华东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法学》杂志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玉鸿主持。项目首席专家毛俊响教授就课题的研究思路和设想进行汇报。子课题成员张新平、杨清望、蒋清华、王进文、黎娟分别就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原创性理论贡献、时代价值、国际规范扩散五个子课题进行汇报。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何志鹏教授从“高度认可”和“进一步发展”两个角度进行课题评议。首先,何志鹏教授对课题组关于当代中国人权观的重要性和实践性的认知、现有资料的收集以及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学理性、学术性、体系性和国际性的追求表示高度认可。同时,何志鹏教授对现有思路框架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第一,进一步在时空体系中认知当代中国人权道路的事业,从更加宏大的时空视野,立足中国发展的现阶段,在中国成为世界大国以及积极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语境之下,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问题的重要论述。第二,进一步拓展文献范围。他认为应当更多从中国治理的发展道路上做分析,重视搜集研读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领导人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并指出,这些是当代人权思想和制度的基础,应该结合起来一起讨论。第三,强调国际维度。要将中国人权话语友好地、有效地传递到各个国家,应当重视润物细无声的话语传导。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齐延平教授向项目团队表示祝贺,并从项目底层逻辑、属性定位、关键词的解释、法理界定和重点难点五个方面进行评议。第一,他认为本课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内含纵向的轴线和横向的轴线,纵向是历史文化的逻辑,横向是理论与实践打通的逻辑。第二,作为以领导人重要论述为研究对象的项目课题,重要的是项目的属性定位,政治性应放在首位,这也是人权研究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第三,关于项目的关键词释义,还应扩展到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对人权的理解。第四,项目的研究要往前追溯到整个世界人权史。第五,项目的重点难点在于文化性、关联性和通识性的论证。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教授认为课题团队的研究报告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梳理较为详尽,研究方案设计较为妥当,课题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较强。他对课题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如何准确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贡献及价值。第二,在中国背景下,如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进行政理、法理和哲理的解读。第三,在人权话语传播问题上,如何把中国的问题与世界的问题衔接起来,如何把中国的特色与世界的共同价值追求联系起来。第四,如何看待人权理论与人权实践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实施问题。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教授提出课题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优化。首先,应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定位。他指出,中国的人权话语可分为政治话语、政策话语、制度话语、学术话语等。需要明确的是,本项目研究目标是对政治话语进行梳理,还是要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和制度话语。其次,应进一步厘清项目研究的核心。最后,应进一步完善研究框架。

中宣部人权事务局原局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鲁广锦对课题本身的创意、论证和体系提出了肯定。同时,他对课题的优化和提升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要认清重大意义。课题的意义在于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学理化、知识化、通俗化。第二,要厘清三组关系。一是要厘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关系。二是要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三是厘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证人权重要论述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第三,要把握时代背景。他认为,我们不能仅就法治谈人权,不能仅在人权之内谈人权,要从法治之外看人权,在人权之外看人权。人权研究一定要和国内国际背景相结合。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广州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强认为项目的标书做得扎实,同时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建议从连贯性向融贯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之间有内在联系,而探索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实现何种融贯需要重点着力。第二,建议在本课题之下,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提炼出原理性问题。第三,对上述原理或者理论构造寻求相匹配的理论进行体系化诠释。第四,建议本课题增加理论整合,从主体整合、价值整合、概念整合、话语整合、理论体系整合五个方面入手。

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特聘长安学者钱锦宇教授从完善项目的角度提出三点意见。第一,建议提高站位。站在人类人权文明新形态的角度来看待目前推进和拓展的课题研究,阐述课题本身所蕴含着的高度意义。他期待课题研究能通过理论话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创性贡献呈现出来。第二,在项目的研究推进过程中,需要有两个结合的理论自觉。即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三,中国人权理念和思想的国际传播问题。如何讲好中国人权故事,让国际社会能够听得懂、听明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建议在子课题五的研究过程中,能够强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经过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专家组组长胡玉鸿教授对开题报告进行总结与指导。他认为课题结构深刻,把握精准;体系恢弘,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时代性强;团队力量雄厚,人员分工合理。他对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几点建议。第一,高度提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并深化拓展人权基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二,应当拓展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借鉴国外优秀的人权理论与实际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国情。第三,注重转换方法,实现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换,并从哲理上来回答人权的本质问题。第四,进一步扩充文献,深入挖掘古今中外思想家对于人权的基本观点。
最后,首席专家毛俊响教授就专家组建议进行了反馈。他回应,课题组将认真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尽可能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