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嵩

作者: 时间:2022-02-19 点击数:



中心兼职研究人员:陈海嵩

陈海嵩(1982-),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学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法学博士(武汉大学,2010)。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政府风险规制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主持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等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50余篇,1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出版专著3部,参编4部。撰写的6 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肯定,1项成果获得省人大立法采纳。
兼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0—2004年,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4—2007年,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7—2010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环境法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9年,应邀赴台湾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2010—2015年,任职于浙江农林大学。
2010年12月,入选“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15年11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015年12月,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
2016年调入中南大学法学院工作。入选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
学术贡献
提出的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理论、环境宪法理论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在生态红线法治化、环境群体性事件法律治理、环境法解释论研究等问题上的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讲授课程
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环境法前沿问题、行政法专题等

科研方向
环境法基础理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风险治理与政府规制、水资源法律与政策

学术成果
一、独立发表的主要论文
(一)环境法基础理论方向
1.《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CSSCI);
2.《雾霾应急的中国实践与环境法理》,《法学研究》2016年第4期(CSSCI);
3.《绿色发展中的环境法实施问题》,《中国法学》2016年第1期(CSSCI)
4.《环境保护权利话语的反思——兼论中国环境法的转型》,《法商研究》2015年第2期(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5.《论程序性环境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
6.《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的二元制度结构》,《北方法学》2015年第3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5年第9期全文转载;《法制日报》2015年5月27日摘转;
7.《论环境法与民法典的对接》,《法学》2016年第6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6年第4期全文转摘;《法制日报》2016年8月10日摘转;
8. 《政府环境法律责任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4期(CSSCI);
9. 《环境司法“三审合一”的检视与完善》,《中州学刊》2016年第4期(CSSCI);
10.《环境权实证效力之考察:以宪法环境权为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环境法国家理论的法哲学思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12. 《宪法环境权的功能体系》,《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6期(CSSCI);
13.《宪法环境权的规范解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CSSCI);
14. 《“部门宪法”范式之反思与发展》,《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CSSCI)
15.《环境法学方法论的问题划分与实践运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CSSCI);
16.《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CSSCI);
17. 《绿色的环境法与绿色的方法论》,《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CSSCI);
18.《从环境宪法到生态宪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9.《环境法生态安全原则研究》,《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第2期;
20.《环境权体系的建构》,《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3期转摘。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方向
1.《“生态红线”的规范效力与法治化路径》,《现代法学》2014年第4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检察日报》2014年12月9日转载;
2. 《“生态红线”制度体系建设的路线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9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3. 《环境治理视阈下的“环境国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1期(CSSCI);
4.《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路线图》,《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CSSCI);
5. 《生态文明地方法治建设及浙江实践探析》,《观察与思考》2014年第5期;
6.《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环境经济》2015年第36期;
7. 《论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河北法学》2011年第11期(CSSCI);
8.《循环经济立法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自然灾害防治中的环境法律问题》,《时代法学》2008年第4期;
10. 《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析》,《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3期(CSSCI);
11.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及其启示》;《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CSSCI);
12.《拉丁美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分析》,《阅江学刊》2013年第6期。
13.《亚非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与政策研究》,载《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气象出版社2015年版。
(三)风险、能源治理与政府规制方向
1.《科技风险认知的差异及其解释》,《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CSSCI);《新华文摘》2009年第23期转载;
2.《风险社会中的公共决策困境》,《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
3.《论给付行政的规范构造》,《东方法学》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
4.《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北方法学》2010年第3期(CSSCI);
5. 《我国环境风险治理中的府际关系》,《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CSSCI);
6. 《风险预防原则的法理重述——以风险规制为中心》,《清华法治论衡》第24辑(CSSCI辑刊),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 《对什么预防?有效性启发与跨文化风险认知》(翻译),载《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0卷),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7.《日本的能源管理及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1期(CSSCI);
8.《德国能源问题及能源政策探析》,《德国研究》2009年第1期(CSSCI);
9.《德国能源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政法学刊》2009年第1期。
(四)水权、水资源法律与政策方向
1.《“五水共治”的长效管理机制探析》,《观察与思考》2015年第10期;
2.《水权制度结构的比较法分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可交易水权制度构建探析》,《水资源保护》2011年第3期;
4.《水权法律制度的功能分析》,《公民与法》2009年第6期;
5.《水管理体制的法律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CSSCI)。
二、出版著作
1.《国家环境保护义务论》(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2.《解释论视角下的环境法研究》(独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4月;
3.《环境风险管理与纠纷处理法律问题研究》(第一作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4.《环境法学》(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13年4月;
5.《环境法导论》(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6.《非欧佩克国家能源法概述》(参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2月;
7.《能源政策与法律——国别和制度比较》(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三、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环境保护的国家义务研究”(14FFX036),2014—2015;
2.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环境质量改善的国家义务及其法律制度体系研究”(16CFX052),2016—2019;
3.主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保障生态红线实施的法律责任研究”(14SFB30043),2014—2016;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环境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10YJC820008),2010—2013。
5.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新形势下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思维创新与治理对策研究”(15NDYD05YB),2014—2015。
6.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地方立法研究”(12JCFX08YB),2012—2014。
7.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贯彻实施‘两座山’重要思想的法治保障研究”(15LLXC19YB),2015。
8.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气候灾害风险治理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16ZJQN043YB),2016-2018。
9.主持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风险社会背景下邻避冲突的法社会学研究”(CLS(2013)D101),2013—2014;
10.主持中国法学会2015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基于最严格保护的生态红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LS(2015)C89),2015—2016
11.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法律机制研究”(16ZDB017),2016—2018

学术奖励
2017年5月,获中南大学“十佳青年”荣誉称号
2016年11月,获中国法学会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6年8月,获中国法学会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8月,获“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
2015年12月,获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1月,获评“浙江省2010—2014年法学研究十佳优秀成果”(排名第一)
2015年3月,获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10月,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四届“励青环境法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6月,指导学生获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1年7月,获浙江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9年9月,获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荣誉称号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64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