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人权论坛|Stephen Brawer:从历史和哲学的深处涌现的“一带一路”倡议:中西融合的视角

作者: 时间:2024-12-07 点击数:

2月2日,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Stephen Brawer应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邀请,在法学院123会议室开展了题为“从历史和哲学的深处涌现的‘一带一路’倡议:中西融合的视角(Out of the Depths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Emerg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ome Ideas for Uniting East and West)”的讲座。讲座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人权中心研究员黎娟主持。

Stephen Brawer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切入,追溯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脉络。他指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项经济倡议,更是全球文明对话的桥梁,其核心理念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接着,他细致分析了中西方哲学传统的共通之处,并借助莱布尼茨的“预设和谐”思想与儒家的“和而不同”理念,阐释了中西文化间相互理解的坚实基础。通过回顾历史上西方传教士,如利玛窦等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他论证了深刻的文化理解和相互尊重对于跨文明合作的重要性。

Stephen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领导层的经济战略,更是其文化使命的体现。他多次提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认为这一倡议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促进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框架。他强调,真正的全球文明对话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认同之上,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信息交流。然而,中西方在价值观与历史理解上的差异依然显著,尤其是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和政策制定者对中国政策的片面解读,这成为了合作进程中的障碍。Stephen呼吁更多的中西方学者和公众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来增进相互理解。

在会议的互动环节,针对“如何促进中西合作”的问题,Stephen提出了“从人性出发”的解决之道。他呼吁青年学者承担起“桥梁”的角色,通过哲学思考和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之间的深入对话。他特别提到要在教育体系中增加更多关于中西哲学思想的课程内容,以帮助新一代在文化碰撞与交融中寻找到平衡点。

黎娟老师在总结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亟需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借助文化和哲学的交流来化解现代冲突。她强调了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交流对话的核心价值。这不仅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更是中国的战略愿景。借助“一带一路”,我们见证了历史与哲学如何在当代焕发新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当天下午,Stephen Brawer在法学院219会议室与中心师生展开座谈,并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与人权中心研究员Peter Herrmann教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会谈之后,Stephen Brawer对中心博士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令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64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