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中欧人权研讨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现代化与人权文明多样性”为主题,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的130余名人权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外交官员、政党与社会组织代表等,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现代人权理念的发展、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代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和数字时代的人权文明演进等议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Peter Herrmann教授、张新平副教授受邀参与研讨会并作发言交流。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白玛赤林发表致辞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每一种文明都凝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追求,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取得丰硕成果。各国应在团结合作中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正向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人权文明多样性,共同为当前国际人权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寻求解决之道。
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国际法研究所前所长马尔切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权是人类共同未来的关键,欧中之间开展人权对话至关重要。他感慨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使数亿人摆脱贫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幸福感和对国家政治的认同感。马尔切利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性,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来促进人权,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Peter Herrmann教授
Peter Herrman以“承认现代化的多样性是人权共识的基础”为题作发言。他指出,人类思维往往陷入二元对立,譬如我们与他人、现在与过去,而我们常常倾向于将自己的时代、空间和组织视为更卓越的一方,而忽视或排斥接受多样性的观点和理解。然而,形成人权共识首要面对的就是对现代化的不同概念的理解,而不是现实本身的差异。在学术和政治方面,承认多样性和思考所承认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分辨我们在人权领域的所有国际合作伙伴,而不是强加任何经济力量于彼此。
张新平副教授在分议题一“文明交流互鉴与现代人权理念的发展”上以“数字人权治理的中国模式”为题作发言,他认为,在以⽹络平台为联结点的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共在的数字社会中,社会结构、关系格局、表达形式等都正在发⽣变化,⼈权理论也正在由“消极权利→积极权利→社会连带权利”向“数字权利”动态演进,特别是随着⼤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等的加速纵深扩张和迅疾创新突破,以及新技术之间的愈益互嵌融合及其踔绝之能的发挥,社会成员权利的内容、种类和保护形式均与以往不同。因此,更需强调通过法治解决数字社会各类新型权利保护问题,以法治思维和法治⽅式护航数字⼈权。并从推动数字技术与法律规制的互动融合、促进数字技术的法律归化、遵循公益实现与私权保护的平衡统⼀、强调技术创新与⼈权保障并驾⻬驱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现代化的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