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 时间:2023-06-22 点击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研究”

阶段性成果展示


一、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研究”(22JZD002)是由中南大学毛俊响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旨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进行学理化阐述、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构建,完成从“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形态转变;以学术话语推向国际社会,使之成为国际上听得懂、传得远、影响大的人权理论体系,使之转化为推动人类人权文明进步的强大思想力量,完成从“国内话语”向“国际话语”、从国内理念向国际规范的转变,以彰显其世界意义。


二、阶段性成果展示

1. 谷盛开博士在《人权研究》2022年第4期发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权之维——以国家治理的价值效能及其评价为视角》文章被《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3年第6期论点摘编转载。

文章指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终极价值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应有之义。人权的实现、发展和保障状况,是衡量国家治理的价值目标、质量、水平的重要尺度。由作为权利主体的人民来评价本国人权状况,其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基础来源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的政治特质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要求。国家治理效能是决定人权保障水平的核心因素之一。评价人权状况至少应从全面性维度、公正性维度、科学性维度、可比性维度等方面展开。人的价值性和目的性、国家治理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决定了评价人权状况和水平的依据是人民的满意度。这一命题在理论价值和实践意蕴上,对于解决国际人权话语秩序的公平性、正义性与合理性问题,对于全球人权规范治理,促进全球人权治理的包容性发展具有积极的“公理”性意义。


2.谷盛开博士在《人权研究》2022年第4期发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权之维——以国家治理的价值效能及其评价为视角》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转载。

文章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六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相互关联,并进一步强调“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为新时代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


3.毛俊响教授在《法学论坛》2023年第1期发表的《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国际规范扩散》文章被《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3年第6期论点摘编转载。

文章指出,“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实质上是“重要论述”的国际化,具体表现为“国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规范”的发展进路。“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旨在打破国际人权规范发展的中西方角色固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对外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与感召力。当前,全球人权治理困境凸显西方自由主义理念与规范的能力赤字,人权异化昭示全球人权治理亟须正本清源,而“重要论述”展现了全球人权治理改革的中国智慧。在推进“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过程中,中国可借鉴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话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规范扩展以及儒家文化被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应进一步凝练发展主义人权观以开展国际规范竞争,运用社会框定策略形成“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的社会共识,统筹利用国际和区域制度平台,重视“重要论述”中的人权理念从软法走向条约的谋篇布局。


4.毛俊响教授在《人权研究》2023年第1期发表的《全球人权治理的现实困境、理念分歧与中国方案》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转载。

文章指出,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性困境日益凸显,中国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理念整体推进全球人权治理。在具体路径上,以发展主义人权观重塑国际人权话语体系,在多元主义基础上推进国际人权规范的包容发展,以代表权和话语权为切入点来完善国际人权机构民主治理,以对话合作原则来推动国际人权机制运行逻辑的转变,通过积极的制度互动来增强国际人权机制治理的实效性,以辅助性原则来协调国际监督与国家主权平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64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