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中南人权讲坛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18-04-12 点击数:

412日晚上730分,在文法楼210教室,我国第一位人权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学英语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平华教授进行了一场题为<世界人权宣言>中的中国话语》的主题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中南大学法学院杨清望副教授主持,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有中国社科院赵建文教授、福州大学李春林教授和西南政法大学孟庆涛教授,中南大学法学院各年级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孙教授先讲述了本次讲座的摘要。他提到,联合国创建初期,中国话语由中国代表张彭春引入《世界人权宣言》的订立过程,并在长达两年之久的起草过程中,系统的人权哲学思想得以彰显和阐发,并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为国际人权共同标准的达成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接下来,孙教授对他所作研究的背景和价值进行了论述,以及讲述了他寻访许多中国、欧洲和美国学者及联合国同事等人的经历,对一系列资料进行了文献综述。

其次,孙教授讲述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他说自己的话语采集于联合国会议纪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及跨学科研究等。

然后,孙教授具体讲述了中国话语的引入及作用,先后回顾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历程、中国参与者和非西方主要渊源,中国话语及理念的渊源、路径及引入,中国话语的历史贡献、国际赞誉、当代价值及实现国际人权标准的中国原则。在这当中重点介绍了作为《宣言》缔造者的中国设计师——张彭春。

最后,孙教授总结道,借助中国话语,中国代表将中国人权理念引入《宣言》起草过程,并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为国际人权共同标准作出了不朽贡献。在人类近代史上,这是中国初次掌握全球治理话语主导权。

孙平华教授的讲座帮助同学们拓宽了人权保护领域的专业视野。讲座结束后,杨清望副教授对讲座作了总结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场的各位同学结合讲座内容与孙平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部分同学围绕本次讲座的主题提出自己的不解之处,孙平华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给予了充分的回答,作出了详细解释。

本次讲座贴近人权保护领域前沿,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法学院将在学校各相关部门支持下积极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学科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6410号